1958年,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系列的幼猴实验,旨在调查成长的需要是否只是由生存等所谓的基本驱力来满足 的。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,并在室内放两只玩具母猴。一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编成的,虽然触感冰冷坚硬,但是能提供奶水;另一只玩具母猴是由毛绒布 和泡沫橡胶等柔软温暖的材质做的,但是没有奶水。实验证明,幼猴更愿意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。与绒布猴子待在一起的幼猴表现得更安静、更好奇、更安心。
这个实验打破了“有奶便是娘”的结论,验证了约翰.鲍比尔的依恋理论。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,我们活着就不只是为了吃饭,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、为了有安全感、为了快乐、为了得到爱。
美国驯马师写的一篇文章:“我会在草地上驱赶着一群马嬉戏、玩耍。此时被 驯的那匹野马会站得远远的。我不去理它,装作没有看见它,继续指挥着马群游戏。渐渐地,这匹野马开始被吸引,它慢慢地靠近了一些,但仍然心存犹疑,我还是 不理它。慢慢地,野马越靠越近,它想加入到马群中来。而我却要阻止它靠近,把它驱赶出去。它显得越来越烦躁,越来越焦虑,被赶走时显得悲哀、恼怒和恐惧。 这时我要把握好分寸,如果太快接纳它进入马群,它不会对我心存感激而尊重我的权威,顺从我;如果一直拒绝,它又会放弃加入马群的尝试,彻底走开。”
如何在社会、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处理好人际间的情感与互动,既能去爱,也能被爱,依赖于从小与父母的互动中打下的基础。而在与父母的互动中,开始孩子是被动的,主动权掌握在父母手中,尤其是母亲的手里。这就开始了依恋的发展。
在0~3岁时,孩子的依恋对象(主要是母亲,也可以是固定的孩子的看护者,如保姆、祖母或外祖母等)是否足够靠近?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?给予的反馈是 否及时?根据心理学著名的依恋理论,儿童在0~3岁时与父母,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,影响到其成人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。
足够的靠近
足够的靠近是指真实的身体的靠近。对于婴儿来说,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抱持和抚摸等身体的接触;对于会走路的幼儿来说,就是母亲是否在视线范围内。在母腹中时,胎儿泡在羊水里,被胎盘紧紧地包裹着,听着母亲的心跳。突然降生到这个世界,一切全都极大地改变了,尤其是环境的巨变。
为了让婴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,我们最好能尽量模拟其原来的环境。最好的办法就是裹好,保证一定的温度,紧紧地抱着他。
英国米里亚姆.斯托帕德(Miriam Stoppard)博士的《新编孕产指南》里介绍,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,暖箱未必是最好的对早产儿的保护,医生建议,最好为早产儿准备一间不那么明亮的房间,母亲只穿宽松的浴衣或睡袍坐在躺椅上,脱去早产儿的衣服,面对面地将他搂抱着放在母亲胸前,然后再裹紧母亲的浴衣或睡袍。这样护理下的早产儿,之后的 存活率、神经发育程度与健康程度,都比在暖箱中长大的早产儿要好很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