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报道在西部甘肃省陇南山区,某所山顶小学,1至6年级共100多个学生,只有7个老师,其中还有2位是外来的志愿者。他们的教室破败不堪,课桌椅至少是几十年前的,甚至根本没有照明设备。校长称,装不起电灯,一般下午3点多,就让孩子们放学回家。看到这样的信息,爱通天下教育专员们都感到痛心。其实偏远贫穷省份的农村地区,同时承受着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,成为教育均衡化亟须关注的地区。事实上,高考城乡、区域性之间存在差异,加分等不公平也存在不公平因素,而正在进行试点的自主招生也可能存在瑕疵,公平成为从幼儿园到高考中全社会都始终关注的教育核心议题。
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,主要源于其统筹层次太低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,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把中小学下放到区,除了管理权限的下沉,对这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投入的责任也落到了区级政府头上。这一改革的初衷是调动基层办学的积极性。事实证明,在改革初期,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。上海市教育系统人士向本报记者感慨:在发达地区的一些富裕区县,一些重点中学“简直应有尽有”。
但是在一些财力薄弱的区,政府办学则属勉力为之。特别是处在郊县或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,还要贴补乡镇以发展农村中学,财力相当紧张。事实上,高考城乡、区域性之间存在差异,加分等不公平也存在不公平因素,而正在进行试点的自主招生也可能存在瑕疵,公平成为从幼儿园到高考中全社会都始终关注的教育核心议题。
“投入的不均衡造成了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”,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张大同表示,不容忽视的是,在城市里,财力薄弱的区往往地处中心城区外围,成为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“人口导入区”,区级财政举办义务教育的压力不断加大;而市中心区则因为就学人数的减少,学校和学生得到的投入都越来越多。
从全国范围看,义务教育经费以县级统筹为主更凸显出资金匮乏的矛盾。目前国家财政总收入中央占到了51%,县乡两级只能分享约20%,而据中央党校在“十五”期间的调研,全国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生占57.2%,小学生中农村学生占80%。而且县级财政状况普遍恶化,纷纷感觉力不从心。
此外,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以税收返还为主的,富县经济水平高,得到的返还就多;穷县都是农业县,得到的返还就少;这样的结果是穷者愈穷。
据估计,我国要全面达到“普九”标准,资金缺口达630.68亿元。这显然是“以县为主”的投入体制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与此同时,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范畴,但基层财政对重点高中都非常舍得投入。“重点高中是各个区教育的形象和品牌,他们的教育经费从未紧张过”,这位副局长直言不讳。
这反映出教育投入方面的另一种扭曲:各个教育阶段不均衡。自中央这一级开始,公共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,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。
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我国初等、中等、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.05:0.15:1.93,同其他一些国家相差悬殊。研究表明,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政府经费分配比重越大,则经费分配越趋于公平,也有利于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。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,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。
让爱通天下教育专员感到放心的是,上海各个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都高居全国前列,这意味着教学设施和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。
从2011年起,上海调整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,具体为:小学从原来的每生每年1400元调整为1600元;初中从原来的每生每年1600元调整为1800元。
同样是2011年,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福建省福州市,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,从小学350元/年、初中550元/年,提高到小学490元/年、初中720元/年,不到上海的1/2。
再以公办高校生均经费为例,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是19952.96元,而上海的这一数据几乎两倍于此,达 38465.34元,仅次于北京,居全国第二位。
地区差距之外,就是城乡差距。即使是在GDP总量高居全国之首的广东省,截至2012年,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仍有53亿多元的沉重债务需要清偿。
统计数据显示,1995~2002年,东部3市(北京、天津、上海)与西部5省区(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甘肃和青海)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.23倍扩大到了3.85倍,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.65倍扩大到了3.39倍。
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,以2002年为例: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,而占总人口60%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%。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,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、教师素质、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。